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藏着中医药博物馆

北京日报   2023-05-26 00:43:26

该中心前身蒲黄榆医院曾使用过的中医医药柜被搬到了博物馆展厅。

镇馆之宝——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金阊书业堂藏板重刊的《本草纲目附万方针线》。

博物馆植物药用角,人们可以真切地认识金银花、百合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相关资料图)

药用植物标本墙的一件件标本更像是来自大自然的艺术作品。

大夫带领居民练习八段锦,将中医健康生活方式带给周边居民。

丰台区刘家窑路蒲安西里16号,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藏”着北京市唯一一家坐落于社区的中医药博物馆——丰台区中医药博物馆,它还是市文旅局、市中医管理局联合评选出的“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为适应居民需求,博物馆又新增了中医健康生活厅,从文化体验、情志调摄、起居调摄和饮食调摄等方面,教居民如何吃得健康,玩得开心,活得自在。近日,记者跟随周边居民一起来到这里,共赴这场中医药文化之旅。

中医药博物馆内,不仅有众多实物展品,还藏了不少“好东西”:“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东垣十书》、明崇祯时期的《医宗必读全书》,清雍正时期的《济阴纲目》、乾隆年间的《杨继洲针灸大成》、嘉庆道光年间金阊书业堂藏板重刊的《本草纲目附万方针线》……中医药的传承在一本本古籍中展现。

在“客厅”,待客的“人参枸杞九宝茶”“葛根枳椇子茶”“胖大海菊花茶”让人们了解体质与茶饮的搭配;“卧室”里,用栀子、板蓝根、艾叶等染色的布艺床品、药枕,还有中医药护肤品、理疗垫,让中医药帮助居民睡得安心;“厨房”中,展示着养血安神酒、滋阴润肺酒、益肾平喘酒等药酒的药方,还有菜椒、西红柿、豆角、茄子、平菇、藕等常见蔬菜的“药性”,参观者可以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疗“搭档”;“书房”中,点一盘线香,听听“五音疗法”的乐曲,感受心灵上的宁静致远……

身边的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健康生活厅平台,将中医药服务更充分地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在这里,居民感受到的中医药不是古老神秘的医术,而是时尚健康、触手可及的潮流生活。这种全景式社区特色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成为百姓身边的中医新地标。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颖文 刘平摄

流程编辑:u060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