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952年1978年三次复查确定玛曲曲果为黄河源头及刘少创老师任首席科学家确认的黄河源头及个人观感

腾讯网   2023-08-31 01:12:25

刘少创老师任首席科学家的黄河源头最新科学考察成果:

此次科学考察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同时兼顾流量、流域面积、河谷地质构造和河谷形态、历史与习惯等因素,确定黄河正源为卡日曲。卡日曲的上源为那扎陇查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塔鄂热西北2.2千米处,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96°20"24",北纬34°29"32”,海拔高4868米,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卡日曲在扎陵湖以西的玛涌滩地与玛曲汇合。以玛涌滩地为起点,卡日曲的长度为164.98千米,流域面积为0.32万平方千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952年1978年三次复查确定玛曲曲果为黄河源头

编图: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航测制图队

撰文:韩连鑫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曲麻莱县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河源区指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北邻柴达木盆地,南以巴颜略拉山为界。

巴颜喀拉山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主峰海拔5267米。河源区干流河道长30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2280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2%0左右。

河源区西部由约古宗列盆地和玛涌盆地构成,两个盆地由芷尕峡谷相连,河道两岸水泊密布;东部为黄河上最大的两个高原淡水湖——扎陵湖与鄂陵湖,湖泊两岸多为湖沼和平原。

约古宗列(藏语意为炒青童的浅锅)是一个海拔4500米左右的盆地。东西长20余公里,南北宽约16公里。

盆地北部是扎尕喀州山,西部是雅拉达泽山,西南是卡日扎穷山的玛曲曲果日,东南是洋咯拉折山。

盆地内散布着众多的水泊,水泊间是水草丰美的沼泽化草旬,景色壮丽。

流经盆地的玛曲河段又称约古宗列曲,其源头即在盆地西南玛曲曲果日(藏语“玛”即玛夏,意为孔雀,玛曲就是孔雀河,指人们通称的黄河。

曲果日意为源头山)。玛曲曲果日山坡上由许多泉水汇合成东、中、西三支溪流,东支冬季不结冰不断流,当地藏民称之为玛曲曲果(黄河源头)。

约古宗列曲接纳各支细流,串联大小水泊,蜿蜒向东北流行,穿过长18公里、宽500-1  000米的芷尕峡谷,进入玛涌(黄河滩)。

玛涌是约古宗列以下又一盆地,著名的星宿海就在其中。

星宿海(藏语称“错尘”,意为花海子)是一片辽阔的沼泽滩地,东西长20余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盆底海拔4350米左右,滩上水泊密布,大小不一,大的有数千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在夕阳照耀下,灿若群星,故名星宿海。

在这里左岸有扎曲,右岸有卡日曲相继汇入,水量大增。

黄河从星宿海东行20多公里,穿过一段低矮谷地和沼泽草旬地段,到达两湖地区,扎陵湖(藏语,意为灰白色长湖)居西,鄂陵湖(藏语,意为青蓝色长湖)居东,相距28公里。

北面是布青山,南面是巴颜喀拉山,有多曲和勒那曲从右岸汇入。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1978年7月施测,扎陵湖湖水面高程为4293米、面积526平方公里,周长123公里,平均水深8.9米,最大水深13.1米,水量47亿立方米;

鄂陵湖湖水面高程为4269米,面积611平方公里,周长153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最大水深30.7米,水量108亿立方米。

黄河出鄂陵湖东南行65公里到达黄河沿,再往下24公里进入多石峡。黄河沿水文站年径流量约5.4亿立方米,河床高程4215米。

黄河河源区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青藏滇“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头部,主要由北西、北西西向区域断裂和折皱所组成。在长期构造、风化剥蚀作用下,塑造成低山丘陵和湖盆平原两种类型的地貌景观。其组成物质前者为中生界轻变质砂岩板岩,后者主要为第四系松散物质,局部地区有第三系红色粘土和砾岩。

本区地表水多属淡水类型。地下水以多年冻土层上层潜水为主,其活动范围在厚度不大的融冻层内,并补给地表水。由于上新世末青藏高原大规模的隆起,部分地区沿断裂带发生相对沉降,逐渐形成了湖盆。

早更新世时,自约古宗列至鄂陵湖是一个统一的湖盆带;后由于差异运动进一步发展和气候变干变冷,逐渐将约古宗列、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分开。中更新世初,黄河开始发育并下切,河道将约古宗列和星宿海联结起来,至全新世才在全区内贯通。

河源区气候主要受青藏高原西风带控制,南面受喜马拉雅山脉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寒冷干燥,冬寒夏凉,常有大风。多年平均气温为-4℃,极端最低温度达-48.1℃,全年只有5-9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大年较差值71℃,最大月较差值出现在1月份,为51.7℃。

黄河封冻期一般从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多年平均封冻天数为160天,最长达193天。无霜期极短,一般为10-2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00毫米,年大风日数达75天,是全国大风最多的地区之一。

河源区一般为高山草旬化草原(海拔4200-4700米)和岩石裸露的高山荒漠(4700米以上)。与这种植被类型相应,所发育的土壤主要是山地草旬土和山地草原土。野生植物主要有藏蒿草、早熟禾等各种牧草以及雪莲、大黄等中药材。

野生动物主要有鹿、熊、野驴、旱獭、石羊、黄羊、藏羚羊等。两湖及其附近的黄河干支流中生长着花斑裸鲤、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等8种高原无鳞鱼,年产鱼量2500吨左右,是一个待开发的良好天然渔场。在两湖地区尤其在湖中小岛上,栖息着大量的赤麻鸭、棕头鸥、斑头雁及少量的黑颈鹤、鹫骛等稀有乌类。

河源区为纯牧区,分属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区人口6700多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0.3人。居民绝大部分是藏族,还有少数汉、撒拉、蒙古、土族等。建国前,玛多县被人们视为“穷荒绝地”,牧民生活极端贫困。

建国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畜牧业迅速发展。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玛多县城原驻黄河沿,1978年移驻玛查里(黄河沿东北4公里),是一座有近两千人定居的高原城镇。

黄河沿公路桥,是黄河干流最上游的一座钢筋混凝土桥。

据史籍记载,河源地区在唐代便是内地至西藏的交通要道。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蓄王松赞干布亲迎文成公主于河源,即经过鄂陵湖以西地区。

此后,元、清等朝代曾多次派人探查河源,明朝初年已称玛曲为河源。1952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综合考察,并经1978年来三次复查,证实玛曲上游的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玛曲曲果为黄河源头。

玛曲曲果海拔4660米,位于东经95°59"24",北纬35°01"13”,并于1985年树立了正式的河源标志。

个人观感——黄河源头:平实乳汁

·文/图 税晓洁

青海省会西宁通往玉树方向的214国道边上,玛多县城不远处,扎陵、鄂陵二湖之间的尕泽山上有座巨大的青铜牛角“黄河源头”纪念碑。这里海拔4200米,举目四顾,烟波浩淼。湖面实在太大,我们的越野车在湖边转了一天,也没有办法看清全貌。(图01

西来的黄河水先进入扎陵湖的西端,继而从鄂陵湖的东北角流出,把两湖连在一起。

那么,这黄河水又从何而来?黄河的真正源头在哪里?

由此上溯百余公里,我们赶到玉树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虽然只有几排房子,在这个面积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却只有2万的高原县份,已经是个热闹非凡的所在了。(图01A

继续沿着约古宗列盆地当地藏族同胞摩托车压出来的小路,越野车小心翼翼艰难前行,跌跌撞撞,不断迷路。从早到晚,几十公里跑了快一整天。黄昏时拐过一个缓谷,八座白塔映入眼帘,沉闷无边的荒原,顿现勃勃生机。(图02

这里地名叫玛曲果日,藏语音译,就是源头山的意思。中华民族目亲河黄河的源头,就在白塔背后几公里处的玛曲果日东山坡上。

最初之水,从大地深处平缓涌出,平实静默,并不张扬。

图03)汩汩泉水,汇成溪流,一路集纳两侧昆仑、巴颜喀拉众山之水,到鄂陵湖、扎陵湖时,只一百多公里,两湖水面均超过500平方公里,竟然已是全黄河流域最大的两个淡水湖。

在藏语中,“曲”为河流,这股股泉水,当地藏胞叫做“玛曲曲果”,意思就是黄河源头。

黄河玛曲曲果源头的地理位置为东经95度59分24秒,北纬35度01分18秒。泉水旁立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碑石,最醒目的是1986年和1997年分别由胡耀邦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源头纪念碑(图 04)

玛曲源头以北,另一条山谷里,还有黄河的另一源流卡日曲。卡日曲的源头同样也是一些泉眼。卡日曲要比玛曲略长,水量也稍大,但因为玛曲发现较早,黄河水利委员会经过研究,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仍确定玛曲为是黄河正源。

白塔附近就有一所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叫做“黄河源第一小学”。

图 05)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黄河源区一带,水草丰美,仙鹤飞翔,正是藏族同胞的美好家园。(图 06)

黄河源区湖泊众多,纵横交错,历史上,古人曾浪漫而生动地用“星宿海”名之,现在,我们看到一些湖泊正在干涸、退缩,令人感慨。(图 07)

(本文除地图外,照片均为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影,侵权必究,谢谢!)

最新资讯